偷票房手段不斷更新 管理部門下狠手整頓市場
【編者按】在各方力量的監督下,“偷票房”現象一般發生在偏遠地區的電影院。但是,在團購券、電影卡、團體券盛行的一線、二線城市,影院“偷票房”又有了新的玩法。
在各方力量的監督下,“偷票房”現象一般發生在偏遠地區的電影院。但是,在團購券、電影卡、團體券盛行的一線、二線城市,影院“偷票房”又有了新的玩法。
有消費者發現,通過不同方式購買同一場電影的電影票,票跟上顯示的票價各不相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雖然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偷票房”,卻為影院私扣票房留下漏洞。
事實上,“偷票房”一直是電影行業的一個毒瘤,制片方、院線、管理部門都對之深惡痛絕。馬年春節前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文件傳出規范票房市場信號,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的信息,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出臺實施細則,嚴肅整頓“偷票房”現象。
團購為偷票房埋下“伏筆”
日前,記者走訪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星美影城回龍觀分店,《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爸爸去哪兒》的排片量依然居前,雖沒有春節期間一票難求的盛況,但從排隊購票的人數來看,觀影熱情依然持續。
記者發現,真正掏錢原價購買電影票的觀眾幾乎沒有。以《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為例,影院標的實際票價為100元,但大部分觀眾都是用單位發的電影卡、電影券,或者以團購券、刷信用卡的方式購票。
有意思的是,同樣一部電影,用團購券和電影卡買的電影票,票價卻不同。一位消費者向記者展示他剛買到的《西游記之大鬧天宮》3D版電影票,一張是用美團券兌換的,顯示的票價是60元,另一張是用電影卡刷點兌換的,顯示票價50元。
更有意思的是,“按照影院規定是3張美團券兌換一張3D電影票,我花了67.5元買團購券,但是電影票上顯示的則是60元。”上述消費者疑惑,看一場電影到底花了多少錢?
“電影票上顯示的票價,是由院線的售票系統決定的,有的院線顯示的是團購券的總價,而有的只顯示扣除分給團購網站傭金后的余額,后者就給影院偷票房提供空間。”一位美團網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一般團購網站的傭金是電影票價的10%左右。
馬年春節檔攬獲總票房14.1億元,而據上述美團網內部人士透露,美團網春節長假期間共賣出了500萬張電影票,占比高達13%。而在眾多團購網站中,美團網也只是其中之一??梢?,這其中的“漏洞”空間不? ?
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黃群飛表示,上述現象還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偷票房,只是給影院偷票房留了漏洞。“一般而言,每部電影有最低票價,票根上顯示的票價原則上不低于最低票價即可。”公開資料顯示,《西游記之大鬧天宮》3D版最低票價為45元。
片方損失慘重
“偷票房”一直被視為電影行業的“毒瘤”,此前主要由華誼兄弟等五大制片方聯合成立的第三方監察公司眾大合聯在監督。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電影院票務管理系統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和《關于加強電影市場管理規范電影票務系統使用的通知》,此舉被視作打擊偷漏瞞報票房現象的重拳。
“下一步,我們將在文件的精神指導下研究具體的方案,完善政策法規、實施技術手段、輔助人工監管三管齊下,對偷漏瞞報的現象一定會下狠手去處罰。”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以下簡稱專資辦)副主任李東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李東坦言,由于文件剛剛出臺,對票房監管的力度還有限,因此,下一步會出臺偷漏瞞報票房現象的處罰方案。
此前,有業內人士指出,每年中國電影市場被偷走的票房大概占10%左右,去年全國票房217.69億元,超過20億元的票房被“偷走”。然而,真相或許比這還要夸張。“去年全國票房實際數據或許已經達到300億元,被偷走的票房多達35%。”
然而,李東告訴記者這些數據并不準確。“去年被‘偷’超20億元只保守估計,市場上關于偷漏瞞報票房的比例猜測從10%到40%都有,但是這些數據并沒有經過詳細的調查。今年相關細則出來后,pinwei9.com,從政府監管手段、人員的監管都會更加到位”。
目前,國內電影產業的收入主要依賴于票房,制片方、院線方都是根據票房進行分賬。“偷票房”這一毒瘤不除,對電影產業是極大的打擊。劇角映畫總裁梁巍認為,目前,對票房市場的監管比知識產權的保護更迫在眉睫,但這一現象之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監管,是因為沒有將其上升到法律高度。
“有些人是這么操作的,開兩家影院,專偷票房,偷一陣票房后再把影院打包賣掉。”梁巍透露。